干式報警閥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中的一種控制閥門。它是在其出口側充以壓縮氣體,當氣壓低于某一定值時能使水自動流入噴水系統(tǒng)并進行報警的單向閥。該系統(tǒng)是由閉式噴頭、管道系統(tǒng)、干式報警閥、報警裝置、充氣設備、排氣設備和供水設備等組成。 為了滿足寒冷和高溫場所安裝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需要,在濕式系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其管路和噴頭內平時沒有水,只處于充氣狀態(tài),故稱之為干式系統(tǒng)或干管系統(tǒng)。干式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是在報警閥后管路內無水,不怕凍結,不怕環(huán)境溫度高。因此,該系統(tǒng)適用于環(huán)境溫度低于4℃和高于70℃的建筑物和場所。干式噴水滅火系統(tǒng)與濕式噴水滅火系統(tǒng)相比,因增加一套充氣設備,且要求管網內的氣壓要經常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因此,管理比較復雜,投 資較大。在噴水滅火速度上不如濕式系統(tǒng)來得快。
工作原理 與濕式報警閥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濕式報警閥閥板上面的總壓力為管網中的有壓水的壓強引起,而干式報警閥則由閥前水壓和閥后管中的有壓氣體的壓強引起。 要求 1) 外觀質量 干式報警閥應標志清晰,表面平整光潔,無加工缺陷及碰傷劃痕,涂層均勻,色澤美觀。 2) 規(guī)格 干式報警閥進出口公稱直徑為50mm,65mm,80mm,100mm,125mm,150mm,200mm,250mm.閥座圈處的直徑可以小于公稱直徑。 額定工作壓力 干式報警閥的額定工作壓力應不低于1.2MPa。干式報警閥與工作壓力等級較低的設備配裝使用時,允許將閥的進出口接頭按承受較低壓力等級加工,但在閥上必須對額定工作壓力做相應的標記。 材料的耐腐蝕性能 閥體和閥蓋應采用耐腐蝕性能不低于鑄鐵的材料制成,閥座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應不低于青銅。要求轉動或滑動的零件應采用青銅、鎳銅合金、黃銅、奧氏體不銹鋼等耐腐蝕材料制成。若用耐腐蝕性能差的材料制造時,應在相對運動處加入上述耐腐蝕材料制造的襯套件。 閥體和閥蓋 閥體上應設有泄水口,泄水口公稱直徑最小為20mm,在閥體的閥瓣組件的供水側,應設有在不開啟閥門的情況下檢驗報警裝置的設施。 閥體強度 裝配好的干式報警閥,閥瓣組件處于開啟位置,應能承受4倍額定工作壓力( 但不得小于4.8MPa)的靜水壓,保持5min不損壞。 耐火性能 使用熔點低于800℃的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制造的閥體和閥蓋時,充滿水的干式報警閥應能承受800℃耐火試驗15min,試驗后閥瓣組件應能自由開啟,閥體應能承受2倍額定工作壓力的靜水壓,保持2min,無永久變形或損壞。 干式報警閥的間隙要求 除閥全開位置外,閥瓣組件與閥體內壁之間的間隙對于鑄鐵不應小于1 9mm,對于有色金屬或不銹鋼不應小于9mm(不包括制動鎖和鎖止機構)[1] 。 閥在關閉位置,閥瓣組件與閥座內緣之間至少有3mm的半徑間隙。 閥座的環(huán)形空間深度不應小于3mm, 軸與軸套之間的徑向間隙不應小于0.125mm。 閥瓣軸銷與閥體支承端面之間的軸向間隙不應小于0.25mm。 閥體中對閥的開啟起主導作用的任何往復運動的導向零件,在活動件進入固定處的最小徑向間隙不應小于0.7mm,閥處于伺應狀態(tài)時,活動件與固定件的最小徑向間隙不應小于0.125mm。 耐腐蝕的閥瓣導套、軸銷、軸承與其他黑色金屬零件之間的間距不應小于3mm。 施工、安裝要點1)應安裝在不發(fā)生冰凍的場所。 2)安裝完成后,應向報警閥氣室注入高度為50~100 mm的清水。 3)充氣連接管接口應在報警閥氣室充注水位以上部位,且充氣連接管的直徑不應小于15mm,止回閥、截止閥應安裝在充氣連接管上。 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和尺量檢查。 4)氣源設備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5)安全排氣閥應安裝在氣源與報警閥之間.且應靠近報警閥。 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6)加速器應安裝在靠近報警閥的位置,且應有防止水進入加速器的措施。 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7)低氣壓預報警裝置應安裝在配水干管一側。 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8)下列部位應安裝壓力表: (1)報警閥充水一側和充氣一側; (2)空氣壓縮機的氣泵和儲氣罐上; (3)加速器上。 檢查數(shù)量:全數(shù)檢查。 檢查方法:觀察檢查。 9)管網充氣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