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共畫基層治理同心圓——江蘇宿遷市政協開展委員駐點解紛記事

《人民政協報》(2025年07月31日 第9版)
“我是靠手藝吃飯的廚師,這肩膀傷了,三個月內端鍋都費勁!”今年2月24日,江蘇省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的解紛工作室里,當事人陸某情緒激動。
“我車這不也撞壞了,損失也不小?。 绷硪划斒氯撕文骋膊桓适救?。
調解員沒有急于下結論,而是先耐心傾聽,讓雙方充分宣泄情緒。陸某與何某騎電動車發生碰撞,造成陸某左肩鎖關節脫位,醫囑建議休息37天。交警認定何某負主要責任,陸某負次要責任。陸某遂要求何某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2000余元,雙方爭執不下。宿遷市政協委員、駐點特邀調解員吳倩倩和所在律所律師印千千在接到委派任務后,第一時間組織了調解。
待雙方平靜后,調解員精準抓住核心矛盾點:“陸師傅,誤工損失確實是關鍵,待會我們重點來核算這部分;何師傅,你承擔主責,賠償是應該的,但陸師傅也理解你車輛受損的情況,大家能不能都退一步?”就這樣,調解員兩頭溝通、反復協調,終于找到了雙方都能接受的賠償方案,由何某賠付陸某8000元。
“沒想到這么短時間就了結了這個讓我鬧心的事?!?月15日,陸某在拿到賠償款后難掩激動。案件從委派到調解成功并履行完畢僅用了19天。
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于2023年9月揭牌成立,依法審理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洋河新區、蘇宿工業園區范圍內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刑事、民商事、執行等案件,年收案萬余件。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法治意識不斷提高,傳統的人民調解早已不限于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勞動爭議、物業服務、網絡侵權、醫患糾紛、金融保險、消費旅游等方面的糾紛,這對調解員的專業知識、法律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彼捱w經開區法院立案庭庭長陳民表示。
面對人少案多特別是轄區內經營主體眾多、涉企糾紛多的現狀,去年6月,宿遷市政協社會法制委與經開區法院“一拍即合”,充分發揮律師委員群眾基礎好、專業知識強的優勢,按照“將履職平臺建在產業鏈上、嵌入基層治理第一線”的思路,指導市政協社會科學界別在市經開區法院設立解紛工作室,由界別召集人擔任黨建指導員,3名律師委員受聘擔任首批特邀調解員,并由委員所在的律師事務所遴選20余名優秀律師輪流駐院值班,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糾紛調解,并參與見證監督法院相關工作,努力讓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也是最有效的“定心丸”。近年來,宿遷市政協聚焦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由社會法制委牽頭組建專項監督小組,選取加強企業司法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關鍵領域持續實施靶向監督,形成多份監督專報。特別是2023年以來,宿遷市政協推動民主監督與輿論監督貫通融合,圍繞“提升涉企案件執行質效”這一焦點問題,會同新聞媒體組建若干調研小組,統分結合開展走訪調研、新聞調查、協商座談等活動,開辟新聞專欄發布系列報道,分別形成監督專報、新聞內參等成果報送市委,推動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省法院率先實施了市域涉企執行案件集約化管理。專門協商機構和審批機關的多輪互動、攜手破題,催生了整合專業資源、共繪解紛新“楓”景的設想,開啟了共畫治理同心圓的新篇章。
某公司與侍某口頭約定由侍某負責公司的貨物運輸,雖未簽訂書面合同,但雙方對于運輸價格、結算方式等均作了約定,有雙方的微信聊天記錄及結算單為證。后因該公司拖欠侍某2024年運輸費用12萬元,侍某多次要求公司結算費用未果,今年6月提起訴訟。
經調解員多次溝通,該公司認可侍某在2024年期間為其運輸貨物,亦認可費用金額,但表示公司經營困難,希望能分期支付。侍某對能否履約心存疑慮,希望通過訴訟快刀斬亂麻。經過調解員多次和侍某聯系,向其說明調解和訴訟均是解決紛爭的司法程序,同樣具有強制執行力。侍某最終理解并同意分期支付方案,約定自今年7月起每月支付2萬元,直至支付完畢,其間如有任一期未按時支付,可就未支付款項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這起涉企糾紛,案情相對簡單,事實清楚明晰。對于這類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調解員要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的調解釋明作用,利用專業特長說理釋法,幫助當事人分析利害得失,促成雙方達成調解方案?!眳⑴c調解的律師印千千表示。
截至目前,宿遷經開區法院已委派解紛工作室協助辦結各類案件、事項382件。其中,參與調解、督促履行化解糾紛259件,參與執行、法治宣傳、調研座談等活動124場次,收集反映涉法涉企類社情民意信息10余件。
今年5月,宿遷經開區法院會同市政協社會法制委召開座談會,總結回顧委員駐點解紛工作機制運行情況,分析研判存在問題,以期進一步完善“政協委員﹢法院調解”多元解紛新模式,為促進基層治理、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注入新動能。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